2014年10月14日 星期二

簡評:蒙納許《教室外的最後一堂課》

《教室外的最後一堂課》
平安文化;2014年12月
腦瘤:腦瘤乃指在一生中的任何時間,局部腦組織細胞發生不正常的分裂增殖而生成瘤塊,卻佔據了腦部有限密閉的空間或侵害正常腦組織並造成腦部症狀,不論腫瘤的細胞型態是良性或惡性,只要成長到一定大小壓迫到腦部重要區域就會對人體造成嚴重的影響,腦瘤的名稱是根據它的生長位置及腫瘤細胞組織分類命名之。(以上解釋出自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外科陳敏雄先生筆)
此書為美國教師大衛.蒙納許先生的抗病故事。
華納兄弟出資拍攝電影版。此書已授權斯洛伐克塞爾維亞西等十一國語言。

蒙納許原本擁有人人稱羨的生活,有熱愛的工作和摯愛的妻子。一從學校畢業便任職教職,對於教學有著無比的熱誠。某次因身體不適而就醫,發現自己得了腦癌,但是他無法放棄人生,以及所有向他求學的學生。與疾病對抗六年,而這場病漸漸奪走他的視力、原本美滿的生活。蒙納許明白自己無法戰勝癌症,因此下決定:他要親眼看看離開教室的這些學生,如何打造他們的願景。
從書籍簡介就可明白:這是一本記錄一名癌症患者的真實記事。這類書籍常常寫下的是病患抗病的血淚史以及他們樂觀的看法。《教室外的最後一堂課》倒不是這樣的傳記,對於蒙納許先生如何抗病,書中並沒有多加描述,反而輕描淡寫,本書的重點著重蒙納許至今人生中所留下的痕跡。
蒙納許發病之前的生活確實美滿,然而老天總愛開玩笑,給他生了場大病,而且是難以醫治的病。蒙納許的思想與觀念並沒有到超然境界,得知腦瘤事實深受打擊。雖然接受這項事實,但不接受這項事實奪走他的生活;他擁有勇氣對抗疾病帶來的一切,但沒有面對生活劇變仍處之泰然的鋼鐵心靈。簡言之,蒙納許也是個凡人,沒有被描寫成聖人、沒有被神化,只是位美國教師。
本書的精華在於蒙納許一百零一天的訪問之旅,已經無法站在講臺的他,能上的最後一課就是這趟旅行。書中收錄蒙納許門生的感言,從這些留言,讀者可以瞭解蒙納許在這些學生心中的地位是多麼地重要,並見到蒙納許改變多少迷惘青少年的生命。
生命總是無常,然而能否在世界留下些什麼,是個永遠考倒世人的問題。中國古籍《左傳》記:「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謂也?」早在千百年前,老祖宗就在追尋這道問題的解答。蒙納許是否具有「三不朽」的條件,在此不多論,無庸置疑的是,他在許多人心裡已留下不朽。


◎我們將此書推薦給喜愛勵志故事的讀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公眾授權條款

創用 CC 授權條款
「文心評議城」係由文樂記藉blogger服務建置之私營網誌。
本網誌文字內容以創用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3.0 中華民國授權條款釋出。
本網誌引用之作品圖像、內文,其版權仍屬原作者、出版商所有,不適用前述條款。